疾病名称

    低体温症

疾病介绍

    “低体温症”发病主要是因为体内产热减少,体温调节功能差,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,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。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,对温度变化不敏感,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。当体温下降到35℃以下时,就会发生“低体温症”。严重的“低体温症”常有意识障碍、颈项强直、血压下降、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。 低体温逐渐加重顺序为:1. 控制不住的颤抖。2. 无法完成复杂动作,特别是手不听使唤,步伐不稳。3. 神志不清,言语含糊。4. 剧烈颤抖。5. 不合常理举动,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。6. 停止颤抖。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。7. 皮肤发白,变青。8. 瞳孔放大。9. 心跳和呼吸剧减。10. 肌肉发硬。11. 在32℃时身体进入"冬眠"状态,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,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。12. 在30℃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"冰人"状态,看似死亡了,但仍然是活的。